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
  本師見此偈云。此是誰作。亦未見性。遂脫屣摩去其字。由是眾不之顧。逮夜。師密詣自碓坊曰。米白也否。
  能曰。白也。未有篩。
  師於碓。以杖三擊之。能即以三鼓入室。師告曰。佛之出世。為一大事。付于迦葉。展轉相授。至菩提達磨屆于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於吾。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汝當善自保護。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能居士受衣法。啟曰。法則既受。衣付何人。
  師曰。昔達磨初至。人未之信。故傳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爭端。止於汝身。不復傳。爾且當遠引。俟時行化。所謂受衣之人。命如懸絲。復云。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云。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能曰。當居何所。
  師曰。逢懷即止。遇會且藏。能禮辭已。捧衣潛出。是夜南邁。大眾莫知。
  翌日。眾心疑訝。師曰。吾道行矣。何更詢之。
  復問。衣法誰得耶。
  師曰。能者得。
  於是眾議。盧行者名能。尋訪既失。潛知彼得。時僧惠明奔逐至大庾嶺頭。能見明來。隱於莽中。但以衣置地。明舉之莫動。明即呼云。我來求法。不求其衣。
  能遂出曰。不得思惡。不得思善。正當恁麼時。還我明上座本來面目。明於是大悟。
  能曰。汝須速迴。遇蒙即止。逢袁當住。
  明即禮謝而返。逮至嶺下。遇眾追之。明紿之曰。自嶺而來。杳無所見。眾艮踆焉。明後易名道明。蓋避師名之上一字也。止袁州蒙山。
  師忽告眾曰。吾今事畢。時可行矣。即入室。安座而逝。壽七十有四。唐高宗上元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建塔于黃梅之東山。代宗諡大滿禪師法雨之塔。

  第三十三祖惠能大師者

  俗姓盧氏。其先范陽人。父行瑫。武德中。左宦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歲喪父。其母守志鞠養。及長。家尤貧窶。師樵釆以給。一日。負薪至市。聞客讀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寤而問曰。此何法也。得於何人。
  客曰。此名金剛經。得於黃梅。師遽告其母以為法尋師之意。
  直抵韶州。遇高行士劉志略。結為交友。尼無盡藏者。即志略之姑也。常讀涅槃經。師暫聽之。即為解說其義。尼遂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告鄉人云。能是有道之人。宜請瞻禮。近有寶林古寺舊地。可完緝。延師居之。四眾霧集。俄成寶坊。
  師一日自念曰。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遂至昌樂縣西山石室間。遇智遠禪師。今遂請益。遠曰。觀子神機爽拔。殆非常人。吾聞西域菩提達磨傳心印于黃梅。汝當往彼參決。
  師辭去。造黃梅之東山。即唐咸亨年中也。忍大師一見。默而識之。後傳衣法。令隱于懷集.四會之間。
  至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屆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講涅槃經。師見二法師爭風幡。一人言風動。一人言幡動。能召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二人言下大悟。曰。莫是盧行者否。是即速說。
  師曰。我即惠能也。
  二法師曰。我等乃西天令來於此土。與汝披剃受具。
  仍法性寺有智光律師戒壇。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記云。後有肉身菩薩在此壇受戒。又梁末真諦三藏於壇之側。手植二菩提樹。記曰。却後一百二十年。有大士受具於此樹下。宛如宿契。
  二法師曰。我為汝落髮之師。汝為我得法之師矣。蓋以感悟風幡之言也。
  明年二月八日。受具已。曰。吾不願居此。後師至寶林寺。韶州刺史韋據請居大梵寺。
  中宗神龍元年。降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並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之迴。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
  師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暗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況煩惱。修道之人儻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見.羊鹿等機。大智上根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人見。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遇而不減。在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