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緣自非緣者。真境非外緣。如何發智有所知耶。
△四兩關問答二。初不取違知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敘難。
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
開兩關也。
△二兩關正難。
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辨緇素之異。
夜遊者。暗中遊方也。緇素者黑白也。智若無知故不取。則聖心冥昧。如人夜行。豈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觀真諦也。
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後不取者知。即是取與不取有異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雙非有無。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不同木石無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絕靈照。妄想居攀緣。般若離二邊。故非此二。而說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當靈鑒時。本無取著。故能無取著。而長鑒知。如摩尼珠現色。而本無色。無色而常現色。此乃全用即體。全體即用。知與不取。說雖前後。義實同時。
△五是當問答二。初無當違有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難下句也。
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也。
誠實也。不物於物者。不執著於物也。既無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
是當之言。諸教少有。此論多說。凡兩物不別曰相是。敵對曰相當。亦猶彼此是非。蓋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當相是。故曰是當。今且以智曰是。境曰當。釋之。真心真境同虗。故無惑取。則無心是於境。亦無境當於心。此即難者解不取之義如是也。
△二以無難有。
誰當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誰何也。心無是境無當。但可云無知。以何當對於聖心。而云有知耶。無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則難者但解其體。未達其用。故為此難也。
△二有無雙融答三。初領問。
答曰。然無是無當者。
前難者雖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無難有。今先領彼所解。後示體用雙融之正義也。
△二正答。
夫無當則物無不當。
境則全理之事。無相即相。
無是則物無不是。
智亦全體之用。無知即知。
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
知即無知。照而常寂也。
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相即無相。觸事而真也。若達此知無知不二。相無相無殊。則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盡見諸法(境智歷然)而無所見者也。
智無知。境無相故也。
△六取捨問答二。初捨有滯無難。文三。初呈解立難。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無是。故立此問。遣後人之餘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顯有照鑒故。誠以無是可是者。意謂由境無所是之相可是。故曰無是。此以有知之智。對無相之境。故曰是而無是也。
雖無是可是。
境雖無相可是。
故當是於無是矣。
聖心必須對於無相境也。
△二引經成立。
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
經是正義。真諦無有無相。般若無有無知也。今難者解意不同。意謂般若是有知。由真諦無相可得故。般若無知也。者之一字牒經。不自領經意云。
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
信經所說。則知般若定無照有之知。以顯唯照無也。
△三正難滯無。
若以無相為無相。有何累於真諦也。
為是也。累滯也。聖心若以無相真境。是無相者。有何所以。滯累此真諦。而取於無相耶。雖不取有。少異於妄心。若取於無。何殊於斷見。故此疑問也。
△二取捨俱離答二。初直非所難。文二。初正破。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
般若無此取無相之心也。
△二推釋。
何者。
推上也。
若以無相為無相(牒問)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
若以無相是無相。無相即是相。雖捨有相而著無相。豈為智照也。
譬猶逃峯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
逃避也。峯者山之高處也。壑者溪也。逃避峯之危峻。而赴于溪壑。俱不免害身之患。捨有取無。俱不免乎取相。般若聖智。故非如是也。
△二顯示正義。文二。初示正義。
是以至人(約人顯智也)處有不有。居無不無。
居處者。智之所詣故。即事造理。故處有不有。理不異事。故居無不無。又處有居無。照理事故。即前是當也。不有不無。泯理事故。則無是無當也。
雖不取於有無。
明不取也。非唯不取有。亦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