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力即具精進。度放逸心故。輕安具禪度故。以無痴者即般若度。以般若妙慧而度痴故。
又不嗔故。而反行慈念。不害故起悲也。又不嗔生喜行捨。即冤親平等。故名曰捨。是以十一個善心所法。廣通三乘四果。及諸度萬行等法也。乃至三十七品助道之法。亦皆通也。即思之可知耳。
中二大八貪嗔痴
論云。此一句。不依文順而解。依義順而釋。方可次第故○一根本煩惱有六○二隨煩惱有二十。分三○一大隨有八○二中隨。有二。三小隨有十。共成二十。加上六根本。為之二十六個煩惱。是凡情心所。非聖法也。八初地菩薩位。即斷此心所也今六根本煩惱。在五識文中。只云。三根本。即貪嗔痴三煩惱也。又三根本即我慢。疑。惡見。三種煩惱。在七識章辯。
三根本者。一貪。二嗔。三痴。所云貪者。將他人之物。率之于已。以五塵境。及財色名食[簐-欠+垂]等。俱生貪也。故論云。於有有具。皆生染著。以為自性。能障無貪行捨。生苦。以為業也。如佛往昔為王。由貪財色傷國。墮三惡道。後作野干。如幸智慧力。而生兜率院中近聖。故貪之一字。眾苦之根本也。戒之慎之二嗔者。若逆之于我。即生恚怒。於己財物妻妾等眷。名利之益。被他奪去謀去。即生恚怒。為之嗔也。論云。於最苦具增恚。為自性也。能障無嗔令心不安為自業也。華嚴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閻羅大王。為毗沙門天王。兵力不如。動一嗔心。後世為地獄主。治汝等人。以至每日。自招三時銅鑊灌口皆。嗔心念也。痛哉。苦哉。切切誡之。
三痴。云何痴耶。於諸前境迷于幻境。由事理不明。以錯謬解之。故於諸境中。起執取心。故為痴也。論云。於諸理事迷悶為自性也。能障無痴淨慧為自業也。如提婆達多害佛。世王害父。作新王新佛。豈可得乎。故為痴也。
以上三種煩惱。在五根中相應。何則。由五識緣五塵境。順我即貪。不順我即嗔。事理不明為痴。於五識觸五塵境時。即引貪嗔種。預先成也。若落意識比量。更添造業。今在五識。緣現量性境。即與貪等相應。如未滿週歲童子。雖則無知。見錢則愛。奪去即嗔。則可知。與五識相應。亦與八識。我愛種子等。四惑相應。何則。內有賊種。外有愛境。始相應耳。是故雖在五識論之。亦係八識種等引之。則自然理也。以七識情生。方托六識成善惡云耳。各煩惱種子。亦同此例。問。云何為根本耶。答。由下小隨中隨大隨三種煩惱。皆依此六個根本而起。故為根本煩惱如小隨中。有忿恨等。及謟誑等。以忿心所及恨等依嗔根本。謟誑等依貪根本。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等。依痴等根本。餘心所。例此可知。故曰根本。又此貪嗔痴等種子。徧法界性。盡未來際。害法身命。故為三毒根耳。隨煩惱。有二十個心所者。總依根本煩惱而得生起。名曰隨。以隨根本故。又分三科。一大隨。二中隨。三小隨。云何大隨耶。答云。大隨者。具三義。故名大。依痴疑為根本。故名曰隨。次云何三義。一者自類起。如一不信心所起。則懈怠放逸等類漸引起故耳。二具徧染性。即是不善性及無記性故。三徧染心。即通內外識染故具此三種即名曰大隨。
二中隨。只有自類起一義。云何為自類一義。即無慚心起。即自然無愧心同類起故。故名為中。以隨痴根本故。即名為中隨。三小隨。由無三種義故。俱名為小。以忿等隨嗔本故。慳等依貪本故。故名為小隨耳。又小隨。只與第六識。及不善性相應。不與餘識相應。故名曰小。以依貪嗔痴三根本。故名曰隨。
中隨二者。理應在大隨後。因 玄祖頌文先論之云。一無慚。云何名無慚者。謂自有過非。反以為是。而又反輕諸有德人。以為他非。故名無慚。如人逆長。反以為能。故無慚也。論云。不顧恥自法為非。反以輕拒賢善。為他自性故。又以龍障聖道慚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慚也。
二無愧。云何名無愧耶。答。以作惡為非反以己才為勝訴于他人。以為其能。故名無愧。論云。不顧世間有德者。崇重暴惡。以勝最強。為自性也又以能障聖道愧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愧。問。無慚與無愧二心。云何分耶。答。無慚。不懼人。指背論非。無愧。反露於人。不怖面責。是慚與愧。則粗細不同。故分二也。
三大隨中有八。一掉舉及散亂二法者。其相同(今掉舉者。業性各別)如鳥鵲心。常好世境為樂。總不懇求寂靜。故障聖位。於在一切三摩地中總無交涉。故稱掉舉。論云。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止為業。摩他者。此方云止。故名行捨。捨一切見故。二惛沉者。由上掉舉好動。不求寂靜。神則疲困。故或聞法。或坐禪者。則惛沉心起。故論云。令心聖法境上無堪任性。故能障輕安。毗鉢舍那觀為業。毗鉢者。此方云觀故。名樓觀。又云前障止。今障觀。有此二心所故。即障止觀二門。永不入道矣。實可痛哉悲乎。
三不信者。由前二心所。故不得入道。如云羅候羅。初出家為沙彌好動。聞法不解。故不信。欲還俗也。後佛方便引信。故得果耳論云。於實德處。不能忍可樂欲。心濁為性。又能障淨信。以依怠情為業然不信者。障道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