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尋謂尋求。令心忽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
問。云何為伺。
答。伺謂伺察。令心忽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
問二業用。
答。尋伺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
問意言境。
答。意所取境。多依名言。名意言境。
問。尋伺二為假為實。
答。並用思慧一分為體。
問。爭知並用。
答。若令心安。即是思分。令心不安。即是慧分。
問。何理如此。
答。思者徐而細故。慧者急而麤故。
問。若如是者。令安則用思無慧。不安則用慧無思。何云並用。
答。通照大師釋。有兼有正。若正用思。急慧隨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徐思隨慧。亦令不安。若如是說。不違並用。
王所一異
問。心與心所。是一是異。
答設爾等。
難云。若是異者。如何教說唯有識也。若是一者。如何又說與心相應。何以故。他性相應。非自性故。
答。俗諦是異。真諦非異。
問一異理。
答。若約俗諦。尊卑逈然。王所不同。若約真諦。一能緣性。或二空理。乃至癈銓。寧分王所。
問。八王相望。約真諦說。亦應無異。
答。理固同然。寧分彼此。
問。何以知之。
答。仁王疏說性源相源。若相源者。前七皆歸一第八識。
問何以故。
答。淵深七浪。楞伽說故。若性源者。諸法皆歸一真如故。
問。喻如何者。
答。如水與波。若俗諦說。停水非波。波非停水。又此一波。非彼多波。若真諦說。唯是一水。濕性何異。
難曰。如此說成用別體同。合不正義。
答。彼不正者。體一用別。此正義家。各分體用。
問。請說各分。不違真俗之理。
答。東波西波。各全水體。各全波用。若依俗諦。其東水波。非西水波。若依真諦。東西波水。一箇濕性。豈東濕性。別如西濕。況濕無東西。人自分為東西故。
問。設心心所。逈然各別。不與會同有何過。
答。便違聖說。真中有俗。俗中有真。識表之中。此二決定。無真無俗。誰之真俗。豈有此理。
問。教他元然。又且如何。
答。真是俗法之本源故。儻若無真。俗依何有。若無俗者。汝之真性。對誰說真。既相待立。必不相離。必然之道。何疑之有。
又俗諦中心心所法。逈然各異者。一人身中有五十九。成多有情。
答。第八識是其相源。唯依第八立一有情。是總報主。一命根故。
識變唯識
問。已明自性唯識。三變八識。又明相應唯識。六位心所。識變唯識。應當明之。
答。初問山河大地。顯然在外。何唯一心。更無餘法。今廣之云。謂十一色法。皆識所變也。言十一者。五根六塵也。
問五根色。
答。一眼等五色根也。
問六色塵。
答。六色與十一法處所攝色。此六塵也。
問。五根中眼者何義。
答。照矚之義。梵云斫蒭。此翻行盡。眼能行盡諸色境故。
問。眼根是色。又見諸色。二色何別。
答。根色之色。質礙之色。眼所見色。顏色之色。
問。云何為耳。
答。能聞之義。梵云莎嚕多羅成縷多。此翻能聞聲故。
問。云何為鼻。
答。能齅之義。梵云伽羅尼羯羅拏。此云能齅。齅香臭故。
問。云何為舌。
答。能[嚐-旨+甘]之義。梵云舐若時吃縛。此翻能[嚐-旨+甘]。瑜伽論云。能除饑渴。數發言論。表彰呼召。謂之舌也。
問。云何名身。
答。積聚依心二義名身。謂聚大造。諸根依心。梵云伽耶。此翻為積因。
問。何故眼耳立通。鼻舌身三不立通也。
答。眼耳二識。離中取境。離障用增。所以立通。鼻舌身三。合中取境。離障用微。故不立通。
又問。六塵之中。如何名色。
答。方處示現。名之為色。此顏色之色也。對眼識故。此顏色別名也。質礙之色。色總名也。
問。顏色有幾。
答。有二十五。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麤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煙塵雲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
問。聲者何義。
答。可聞之義。有十二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俱大種聲。世間所共成聲。成所引聲。遍計所執聲。聖言量所攝聲。非聖言量所攝聲。嚮聲。此為十二。
問。香義數有幾。
答。可齅之義。香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此為六種。
問味義數。
答。可[嚐-旨+甘]之義。有十二種。謂苦酸甘辛醎淡。可意。不可意。俱。相違。俱生味。變易味。是為十二。
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