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4-法相宗

11-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法相宗-唯识开蒙问答-元-云峰-第33页

三境義。
  答。頌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問。性境不隨心。
  答。有三不隨。謂性。繫種。所緣之境。不隨能緣之心。是一性一界一種。
  難。性不隨。無記前五。及第八識。緣五塵時其能所緣。皆無記性。云何性不隨也。
  答。同義即有。隨義即無。
  問。隨義即無。同義如何。
  答。如弟同兄性。不是隨兄。
  難。繫不隨。如當界現第八。緣當界種第八。豈非繫隨。
  答。亦即同義即有。隨義無。
  難。種不隨。內二分相緣。自證緣見。此能所緣。皆同種性。種何不隨。
  答。亦同非隨。
  問。獨影唯存見。
  答。此之影像。自無實體。唯存見分。慮度而生。名唯存見。
  問。獨影義。
  答。獨有影像。都無本質。故名獨影。
  難。有質獨影。又如何也。
  答。此類影像。雖有本質。不從質起。獨由見生。亦名獨影。
  問。何故如此。
  答。自他相緣。漏與無漏上下界地。此能所緣。即爾懸隔。托質不著。不名帶質。不得自性。又非性境。故知此影。唯從見生。
  問。帶質通情本。
  答。情。謂見分。本。謂本質。此之相分。連帶見質兩頭生起。故云帶質。
  問。以心緣心真帶質。是何心緣何心。
  答。七緣八。六緣諸心心所。
  問。以心緣心。如燈照燈。兩頭有光。成中間相。可名帶質。若似帶質。以心緣色。如燈照壁。壁既無光。其中間相。唯從見生。應名獨影。何成帶質。
  答。既名似帶質。約義說乎。
  問何知約義。
  答。如說獨散意識。緣於當界過未根塵。說為三境。稱實獨影。義說餘二。
  問。以何義知。實是獨影。
  答。過未無體。境無自性。豈是性境。既無質體。何名帶質。獨有影像。相從見生。獨影無疑。
  問。何義說為第二性境。
  答。約此影像。雖現無質。會當須有。托曾當質趄此影像。約此義說。第二性境。
  問。約何義路。說似帶質。
  答。擬曾當質。說此相分從一頭生。為似帶質。
  問。何知此二。約義非實。
  答。過末無體。豈有所托。實本質也。故知義說。
  問。三境之體。相質取何。
  答。設爾等。
  難。若取本質。無質獨影內二相緣。自證緣見。正智緣如。皆無本質。何為境體。若取相分。內二相緣。自證緣見。本智緣如皆無相分。用何為體。
  答。若依正義。唯取所緣。為三境體。免前諸過。
三境熏種
問。性境熏幾個種。
  答。見影質三。
  問。帶質境。
  答。見質二種。
  問。何無相種。
  答。相兩頭生。假故無種。
  問。何無餘二。
  答。無質無質種。相假無相種。
  問。有質獨影。何無質種。
  答。自他界地。漏與無漏。質既在他。能熏所薰。不相和合。故無質種。
  問。既有本質。何不名為帶質境邪。
  答。自他等隔。所以此影不從質起。約由見生。但名獨影。
二種無明
問。無明有幾。
  答。大數有二。謂不共無明。相應無明。二中復分。
  問。不共中復有幾。
  答。有三種。一獨行不共。二相應不共。三恒行不共。
  問。獨行不共。
  答。不與相應者共。
  問。恒行不共。
  答。不與間斷者共。
  問。何者是為恒行不共。
  答。第七俱者。名為恒行。不與第六間斷者共。名為不共。此類名為恒行不共。
  問。何者獨行不共。
  答。不與貪等俱者。名獨行不共。此又有二。謂是主獨行。非主獨行。
  問。何名主獨行。
  答。不與忿等小十俱者。名為是主。
  問。何以故。
  答。忿等十法。自類不俱。各自為主。此之無明。既然不與是主者俱。獨自行時。自便為主。是故名為是主獨行。
  問。何名非主獨行。
  答。與念等俱。名為非主。
  問。此之無明。各何時斷。
  答。是主獨行唯見所斷。非主無明。通見修斷。
成漏之義
問。善與無記自體非染。由何成漏。
  答。由與第七煩惱俱起。互相增益。故成有漏。所以道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
  難曰。二乘無學有漏之法。既非漏俱。如何成漏。
  答。由從有漏舊種生起。故是有漏。
善等三性
問。云何名善。
  答。自體及果俱可愛樂。名之為善。
  問。不善。
  答。反善可知。
  問。云何無記。
  答。無愛非愛果可記別。故名無記。
  難曰。疏解二世順益。方名為善。謂前世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