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4-法相宗

11-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法相宗-唯识开蒙问答-元-云峰-第46页

轉依果。
  答。轉依有四。一能轉道。二所轉依。三所轉捨。四所轉得。然此轉依。通因及果。
  問能轉道。
  答。此復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斷道。
  問能伏道。
  答。有漏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能伏二障。名為伏道也。
  問能斷道。
  答。謂無分別根後二智。斷迷理事根隨惑。故名能斷道。
  問所轉依。
  答。此亦有二。一持種依。二迷悟依。
  問持種依。
  答。謂第八識持染淨種為所依故。名持種依。
  問迷悟依。
  答。謂真如法。能為迷悟之根本故。名迷悟依。
  問所轉捨。
  答。此又有二。一所斷捨。二所棄捨。
  問所斷捨。
  答。謂二障種。每遇何地無間道時。彼便滅故。名所斷捨。
  問所棄捨。
  答。謂有漏善。異熟無記。劣無漏。變易身。取要只是有漏種現。劣無漏種現。至此最後解脫道時。盡棄捨之。名四事也。
  問所轉得。
  答。謂四涅槃。
  問。一自性清淨涅槃。
  答本性無染謂之清淨。本性寂然。故曰涅槃。
  問。二有餘依涅槃。
  答。如來之身。有餘樂依。無漏之身。非苦依故。名有餘依。不同二乘有餘苦依。身有屬故。
  問。何知無苦。
  答。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知無苦。有餘樂依。
  問蘊雖無漏。不無遷滅。何名涅槃。非寂靜故。
  答。能招染盡。故名涅槃。
  問無餘依。
  答。煩惱既盡。餘依亦滅。名無餘依。眾苦永寂。名為涅槃。無餘苦依。
  問無住處。
  答。生死涅槃。二皆不住。名無住處。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問所轉得。
  答。謂四智菩提。何謂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問。轉八識成四智。何故名為所生得也。
  答。轉滅有漏八識之時。從無漏種生起四智。名所生得。
  問。轉何識生何智。
  答。轉前五。得成所作。六妙觀察。七平等性。八大圓鏡智。
  問。轉識成智。智者別境中慧。豈不轉王成心所也。
  答。稱實轉王得王。轉所得所。
  問。云何轉八識成四智。
  答。據轉強得強。云轉識成智。
  問。請說道理。
  答。因中識強智劣。果位智強識劣。故云轉強得強。
  問。為甚如此。
  答。因中煩惱增故。境界勝故。所以識強智劣。果位煩惱無故。境界空故。所以智強識劣。
  問。據此八識。皆有轉理。何故前七偏名轉識。第八不爾。
  答。第八一轉永轉。轉後更不間斷。故非轉識。
  問。前五同八一轉永轉。何名轉識。
  答。前五因位三性間轉。亦名轉識。
  問。第七一性。應非轉識。
  答。八地已去。有漏無漏間轉而起。亦名轉識。
  問。無性第七。不通無漏。何名轉識。
  答。三界相望。麤細轉易。亦名轉識。
  問。第八三界以麤細易。應名轉識。
  答。第七我執漸增轉暗。八無此理。故非轉識。
二無我義
問。二空名義。
  答。生法二種無體名空。空即彼無。無別空體。
  問。二空理。
  答。二空所顯。名二空理。
  問。舊云人空。或云我空。今言生空。何義不同。
  答。若云人空。不該餘趣。
  問。我該餘趣。何不從之。
  答。有執外法。以為我者。但名生執。通該內外。
  問。何須空二。
  答。二執若在。二空真理。無由得顯。故須空之。
  問。真如之理。非有非空。心言路絕。何得云空。
  答。從能顯門。說為二空。
  問。以何方便顯二空理。
  答。智緣空起。為所由門。所以得顯。
  問。有如何者。請喻曉之。
  答。生法二執。如兩閉門。加行之智。如開門者。二空真理。如門中物。根本之智。如取物人。
二身名義(附 十號名義 薄伽六義 諸佛別名 三業化義)
問。解脫道所獲三身。
  答。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
  問。自性身體。
  答。謂諸如來真淨法界。
  問。有何義趣。亦名法身。
  答。諸功德法所依止故。普潤大師云。軌持為法。依止名身。憑何以知。光明疏云。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摩訶衍云。湛湛絕慮。寂寂名斷。能為色相。作所依止。憑此而知。
  問。寂寂名斷。安曰法身。
  答。法實無名。為機詮辯。召寂寂體。強稱法身。
  問。湛湛之體。當同虗空。
  答。凡所有相。皆是非相。覺五音如谷響。智實無聲。了萬物如夢形。見皆非色。空有不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