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瞖(于计切目障也)覩(董五切见也)胭腹(上音咽喉也下音福肚也)诘(去吉切问也)仳(普弭切别也)猜(仓才切疑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八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唐奘师真唯识量
宋永明寿禅师宗镜录中节出
【文分为三。初叙述。二正明。三结叹】
【(甲)初中二。初直叙。二引证。(乙)今初】
真唯识量者。此量即大唐三藏于中印土曲女城。戒日王与设十八日无遮大会。广召五天竺国解法义。沙门、婆罗门等。幷及小乘外道。而为对敌立一比量。书在金牌。经十八日。无有一人敢破斥者。
【(乙)二引证】
故因明疏云。且如大师周游西域。学满将还时。戒日王王五印土。为设十八日无遮大会。令大师立义徧诣天竺。拣选贤良皆集会所。遣外道小乘竞生难诘。大师立量无敢对扬者。
【(甲)二正明三。初正出三支。二问答标科。三随科别释。(乙)今初】
大师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
【(乙)二问答标科】
问。何不合自许之言。答。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简过。亦非小乘不许大乘自许。因于有法上转三支。皆是共故。初明宗因后申问答。初文有二。初辩宗。次解因。
此中先问答后标科也。问云。因中既有自许二字。合中何不用此二字。答云。自许二字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简过。亦非谓小乘不许而大乘自许。但以此初三摄眼所不摄故之。因于有法上转则于差别相违三支。皆是共故。故寄自许之言以简之耳。差别相违释在下文。初明宗因下标科可知。
【(乙)三随科别释二。初释宗因。二申问答。(丙)初中二。初释宗。二释因。(丁)初中二。初释前陈宗依。二释后陈宗体。(戊)初又二。初分文。二解释。(己)今初】
且初宗前陈言。真故极成色五个字之一字。正是有法。余之四字。但是防过。
【(己)二解释又二。初释真故。二释极成。(庚)今初】
且初真故二字防过者。简其世间相违过及违教等过(先简世间相违过者)外人问云。世间浅近生而知之。色离识有。今者大乘立色不离眼识。以不共世间共所知故。比量何不犯世间相违过。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随。其所应各有标简。若自比量自许言简。若他比量汝执言简。若共比量胜义言简。今此共比量有所简。别真故之言表胜义。即依四种胜义谛中。体用显现谛立。
言比量中所立前陈有法。或是自立。或是他立。或是自他共立。有此三种不同。若是自立。则标自许之言。以简别之。若是他立。则标汝执之言。以简别之。若是自他共立。则标胜义之言。以简别之。今此色之一字是自他共立之比量。而外人不知色不离识故。以真故之言表依胜义。不依凡俗妄见也。四种胜义谛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谓蕴处界等不同外道所执我法故。二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谓苦等四谛世出世间因果真实不虚谬故。三证得胜义。亦名依真显实谛。谓二空真如约能证之智而言。四胜义胜义亦名废诠谈旨谛。谓一真法界约所证之理而言也。
(次简违教过者)问不违世间非学即可尔。又如世尊于小乘阿含经亦许色离识有学者。小乘共计心外有其实境。岂不违于阿含等教学者。小乘答但依大乘殊胜义立不违小乘之教学者。世间之失。
世间有二。一谓非学者世间。即凡夫及外道也。二谓学者世间。即初果二果三果也。阿罗汉证无学果超出三界身。虽未灭已非世间所摄。又法华经云。若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者无有是处。故今不说违无学者也。学者小乘犹言小乘学者。
【(庚)二释极成】
问真故之言简世间及违教等过(已闻命矣)极成二字简何过耶。答。(今)置极成(之)言(为)简两般不极成色(何等为两一者)小乘二十部中(唯)除一说部说假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部不说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余十六部皆许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而)大乘不许是一般不极成色(二者)大乘说(有)他方佛色及佛(有)无漏(妙)色(小乘)经部虽许(有)他方佛色而(仍)不许是无漏(其)余十九部皆不许有(他方佛色是又一般不极成色也)幷前(为)两般不极成色(今设)若不言极成。但言真故。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是宗。且言色时许之不许尽包(于)有法之中。在前小乘许者。大乘不许。今若立为唯识。便犯一分自所别不极成亦犯一分。违教之失。又大乘许者。小乘不许。今立为有法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及至举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便犯自他随一一分所依不成前陈无极成色为所依故。今具简此四般故置极成(之)言。
余十六部许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者。藏教权说三大阿僧祇劫伏惑不断。所以太子在王宫时具受十年胜五欲乐。又因交遘生罗睺罗。故云最后身有染污色。又坐道场时虽以三十四心断结证无漏智。而此丈六金身犹是有漏善业所感。故云佛身是有漏色也。大乘不许者。通教则菩萨至七地时。残思俱已断尽。但是扶习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