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作光網 供養佛已從足入 即時諸佛悉了知 今此佛子登職位 十方菩薩來觀察 受職大士舒光照 諸佛眉間亦放光 普照而來從頂入 十方世界咸震動 一切地獄苦消滅 是時諸佛與其職 如轉輪王第一子 若蒙諸佛與灌頂 是則名登法雲地
三有五偈半頌受位分。
智慧增長無有邊 開悟一切諸世間 欲界色界無色界 法界世界眾生界 有數無數及虗空 如是一切咸通達 一切化用大威力 諸佛加持微細智 祕密劫數毛道等 皆能如實而觀察 受生捨俗成正道 轉妙法輪入涅槃 乃至寂滅解脫法 及所未說皆能了
四有三偈半頌大盡分。
菩薩住此法雲地 具足念力持佛法 譬如大海受龍雨 此地受法亦復然 十方無量諸眾生 悉得聞持持佛法 於一佛所所聞法 過於彼數無有量 以昔智願威神力 一念普徧十方土 霔甘露雨滅煩惱 是故佛說名法雲
五有三偈頌釋名分。
神通示現徧十方 超出人天世間境 復過是數無量億 世智思惟必迷悶 一舉足量智功德 乃至九地不能知 何況一切諸眾生 及以聲聞辟支佛
六有二偈頌神通力無上有上分。
此地菩薩供養佛 十方國土悉周徧 亦供現前諸聖眾 具足莊嚴佛功德 住於此地復為說 三世法界無礙智 眾生國土悉亦然 乃至一切佛功德 此地菩薩智光明 能示眾生正法路 自在天光除世闇 此光滅闇亦如是 住此多作三界王 善能演說三乘法 無量三昧一念得 所見諸佛亦如是 此地我今已略說 若欲廣說不可盡
七有四偈半。頌前位果。亦是神通攝。如長行辨。
如是諸地佛智中 如十山王嶷然住 初地藝業不可盡 譬如雪山集眾藥 二地戒聞如香山 三如毗陀發妙華 燄慧道寶無有盡 譬如仙山仁善住 五地神通如由乾 六如馬耳具眾果 七地大慧如尼民 八地自在如輪圍 九如計都集無礙 十如須彌具眾德
八有七偈半頌地影像分中。於中初三偈半。頌山喻。
初地願首二持戒 三地功德四專一 五地微妙六甚深 七廣大慧八莊嚴 九地思量微妙義 出過一切世間道 十地受持諸佛法 如是行海無盡竭
次二偈頌海喻。
十行超世發心初 持戒第二禪第三 行淨第四成就五 緣生第六貫穿七 第八置在金剛幢 第九觀察眾稠林 第十灌頂隨王意 如是德寶漸清淨
後二偈頌珠喻。池及地利益分。文略不頌。
十方國土碎為塵 可於一念知其數 毫末度空可知量 億劫說此不可盡
其利益分亦可結說無盡頌之。
第十法雲地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四十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第七重會普光明殿
毗盧遮那如來說阿僧祇數量法門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及普賢等諸菩薩說十大三昧等等覺法門。從四十卷起。至五十二卷止。共十一品經。
(十定品 十通品 十忍品 阿僧祇品 如來壽量品 菩薩住處品 佛不思議法品 十身相海品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 今初)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初明來意。先辨會來。會來有二。一約圓融。謂前明普門中所具差別正位。故歷人天。今明位後德用不離普門。是則會別入普。有此會來。重會普光意在斯矣。等妙二位全同如來普光明智故。二約次第。前明十地。今顯等妙二覺故來。以極果由於始信故重會普光。謂前依本不動智體起差別之位。今位極成。不離本智之因。後出現因果。因是果中之因。得位不捨因故。果是果中之果。大用無涯故。二品來者。為答第二會中十定問故。第二釋名。會名有二。約處名重會普光明殿會。由第二會已會。會此故重意如前。約法名說普門法會。二品名者。定謂心一境性。十是數之圓極。以普賢深定妙用無涯。寄十以顯無盡。故云十定品。即帶數釋。若依梵本。具云如來十三昧品。以等覺三昧上同佛故。三世諸佛之所行故云如來三昧。譯家以義通因果故略如來二字。然三昧為定。雖非敵對。由等持心至一境故。義旨相順。又別行本名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皆人法雙舉。梵本是依主釋。別行即依土釋。三宗趣者。會以普賢因果德用圓備為宗。令物證入為趣。品以普賢三昧無礙自在無邊大用而為宗趣。次正釋文。此會有十一品經。分二。前六明因圓。後五明果滿。若依古德。前九謂生解因果。後二明平等因果。前中亦二。前六品明先後因相。後三品明差別果相。然六品之因若約次第。與前五會俱是差別之因。若約圓融。等同果相。故與果同會。果是對因之果。與因同會。平等因果由差別成。亦與此同會。今初。此因即是等覺。然文有等覺之義而無等覺之名者。以此等覺亦即十地之勝進故。是以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