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等之中故。喻於果與因處別。前映質之影。雖因日等。影乃隨身。不於日內而現。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在我。非在於境上。所依能現二段是緣。
△三明緣之所起。
而現其影。
亦有通別二果。可知。
△四明有之非有。
影與油等非一非異非離非合。
攝義多門。於中一異合離。通顯影義。初一異約此影彼影。合離約影對於水等。次別顯影義。
於川流中亦不漂度於池井內亦不沉沒。
不通二影。如月映淮流。流水不將月去。光臨潭上。萬仞不見光沉。喻菩薩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真寂滅。不沉涅槃。後雙結有無。
雖現其中無所染著。
喻性相交徹。兼於鏡像。
△五愚小取為有。
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
由以有無定為有無。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執著。上明取有無。故為執著。
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近遠。
舉影正義。顯上為執。不知此影。無遠近故。
△二合二。初正合前文。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作二解謂自他別。
舉智境。合前本質。
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
合前油等。
各各差別一時普現。
合前現影。
△二轉以喻合非有之有。
如種子中無有根芽莖節枝葉而能生起如是等事。
上喻下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善巧方便通達無礙。
有無無礙。名為方便等。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影忍。
△四果三。初約法性身。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同於世間堅實之相。
得稱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徧故。
△二結成無礙。
然此差別即非差別別與不別無所障礙。
以無差是差之無差故。雖不往而徧。令物見殊差。是無差之差。故雖徧而不在彼此。
△三顯此身因。
此菩薩從於如來種性(至)無邊色相清淨之身。
其無邊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九如化忍四。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
化者無而忽有故。
△二釋三。初法二。初總標。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
標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間。不但局於所化情類。略標世間應具出世。
△二別顯二。初顯所知十句。初五染化。
所謂。
此五不出惑業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蘊相。
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
一識。由想起。
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
二行。因識生分別。是識故。
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
三受。因想起想。取愛憎相故。
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
四色亦行。生無記報色。如沫不實。名言熏習即是行故。
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
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業通二處。初句意業。此句分別。皆是業故。此中意等從緣無性。如化不實。本無今有。如化相現。故仁王經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淨化二義倣此可悉。
△二五淨化。
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
一方便調生。依真智故。
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
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
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
三願。由行滿。
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
四慈悲。復依方便立故。
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
五具無畏辯。能轉法故。
△二別顯能知。
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
結前生後。世間結前染。出世結前淨。亦結餘所不盡。謂乃至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化故。或說涅槃不如化者。大品云。為新發意菩薩。恐其驚怖。分別生滅。方如化故。了知之言。即是生後。
次正顯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義。
現證知。
若事若理。非比度故。
廣大知。
旁無遺故。
無邊知。
契中道故。
如事知。
稱俗境故。
自在知。
真俗無礙故。
真實知。
歸一實諦故。
非虗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
結上六知。處真道而不傾。行非道而不壞。
△二喻。
譬如化。
應開四義。一能化者。以喻因緣。二化現事。喻所起果。三現用而無實。四愚小。謂真故。十喻傳云。猶如化事。雖空無實。能令眾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爾。云何無實。如彼化人無生老死苦樂。異餘人故。有四十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