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69页

王真子生如來家。
  生如來家。合上喻中第一夫人所生太子。
  種如來相諸善根者。
  初心頓行。佛大行故。
  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
  言散滅者。有二義故。一不能信受。則教不行。二不能修行。則行不行。般若論云。法欲滅時。修行滅故。
  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至)唯諸菩薩乃能如是。
  釋散滅所由。可知。
  △二舉益觀修三。初略標釋。
  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至)三藐三菩提故。
  △二廣釋所由二。初反顯。
  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至)以不能生如來家故。
  若有菩薩。不依此教。縱經多劫。修諸勝行。尚非真實。況能疾得無上菩提。設有之言。似當假設。若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此善財一生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以顯於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入地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縱經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聞。
  △二順釋二。初明聞信生家益。
  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
  辨定所聞。即不思議乘故。
  聞已信解隨順悟入。
  總翻上文。不信等故。
  當知此人生如來家。
  上八字為總。餘句為別。別中有九。
  隨順一切如來境界。
  以如來境為家。無性論云。生如來家者。謂佛法界。於此證會。故名為生。
  具足一切諸菩薩法。
  以菩薩行法為家。具家法故。
  安住一切種智境界。
  以俗境為家。世親釋云。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絕故。
  遠離一切諸世間法。
  遠離非家。
  出生一切如來所行。
  以佛行為家。十住毗婆沙第一卷云。今此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廣如彼釋。
  通達一切菩薩法性。
  菩薩法性為家。亦是佛種性故。亦同如來。一如境故。
  於佛自在心無疑惑。
  淨當佛家。
  住無師法。
  住本佛家。
  深入如來無礙境界。
  總明因果事理無礙家。前六自分家。後三勝進家。前來初見心性。故名為生家。四地已去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由得無功用故。生於無生法忍之家。今此通三。兼顯凡夫悟解之心。亦名生家。因果無礙故。
  △二信聞成行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
  十句分為五對無礙。
  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則能以正直心離諸分。
  即觀不礙於止。
  則能以勝欲樂現見諸佛(至)入平等虗空界。
  見佛不礙入法。
  則能以自在念行無邊法界(至)具一切功德。
  智行法界。不礙起福。
  則能以自然智離一切世間垢(至)入一切十方網。
  智不染世。不礙悲入。
  則能以大觀察知三世諸佛(至)入如是法不入而入。
  體絕三世。不礙用而迴向。不入而入。釋上入義。
  不於一法而有攀緣恒以一法觀一切法。
  復釋不入而入。智體即如。如外無法。而可攀緣。故無可入。心行處滅。寂然無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觀諸法。故名而入。此二無礙方為真入。又一即是如。便於一中。已見一切。
  △二總結成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功德(至)得無師自然智。
  無師自然。即是佛智。
  △二偈頌。即屬第十見聞之益。不頌此段顯名受持。顯名受持後文自頌。此頌應在揀法異喻經文之前。以前長行。鉤鎻顯名。亦是見聞所得益故。若迴此偈於現瑞後。與後偈文。連環相續。文理甚順。四偈分二。初一頌法說。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見聞供養諸如來(至)要滅煩惱離眾苦。
  △二有三偈。如次頌前三喻。
  譬人吞服少金剛(至)得勝功德到佛智。
  △六現瑞證成。文二。初現瑞。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充滿無邊法界。
  先明此界動剎雨華及香雲等數。皆廣多者。法難思故。後類通十方。
  如此四天下如來神力(至)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二證成先果人。證後因人。證所以要具二種人者。法玄妙故。亦是因果交徹法故。亦是因圓果滿法故。前來諸會唯菩薩者。唯因行故。發心品中。唯果證者。果之本故。初心成佛。難信受故。隨義各別。所以互無。唯斯具二。今初分四。初現身。
  是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至)同名普賢皆現其前。
  △二讚說。
  而作是言善哉佛子(至)演說如來出現不思議法。
  △二引說證成。
  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至)一切諸佛亦如是說。
  此中兼明結通所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