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眾生心樂欲故。辨令他喜。餘八可知。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妙辨才。
△二後門勝進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自在(至)現成正覺自在。
即彼勝進。現變化自在身等。皆自在義。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自在。
△九有二門。明法王子住中行。初自分無著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著。
由無著故。故能善知。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於一切世界無著(至)於一切佛無著。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得無上清淨智慧。
△二後門勝進平等心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心。
由平等故。勝進習學法王處法。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積集一切功德平等心(至)如來智慧平等心。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平等心。
△十有二門。明灌頂住中之行。初明學智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智慧。
義當勝進。此門明其成就十智。學佛十智。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知一切眾生解(至)佛種不斷出生智慧。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諸法無不了達。
△二辨變化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變化。
即自分中十種變化故能動剎等。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一切眾生變化(至)一切加持變化。
然此變化。即實如化。非要化作。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一切無上變化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六(入第五十三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有三十門。答前十行三十句問。古德分三。初六門明大志曠遠行。次九門明定慧業用行。後十五門明德備成滿行。然約圓融。此意非無。今不壞次。亦次第顯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門。次二三行各一。第四行二門。第五行六門。次四行各二門。第十行中自有九門。至文當知。
所以用門多少者。檀度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間。故唯一。定慧尊勝。故有多門。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餘次勝故。但用二門。又此十行雖約十度。而義多含。是故文中。或就十度明義。或就行名以釋。今初三門。歡喜行中之行。即分為三。初明力持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持。
此含總別。總者以是十行之首。依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諸行。故度世經名十建立。別即局在歡喜行中。凡所布施。皆為修習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佛力持法力持眾生力持。
上三三寶。即境界持。眾生即僧寶。菩薩之僧。即眾生世間故。餘七行持。
業力持。
悲所作業故。
行力持。
正起行故。
願力持。
願持行故。
境界力持。
有悲智境。行方成故。
時力持。
時即起行之時。
善力持智力持。
上二福智。然第十地大盡分中。有十一持。於第四位。加煩惱持故。論判行持中。初二逆行。彼約應化不斷。所以加之。今但約為行本。故無煩惱。彼有供養持及劫持。無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第八時中攝劫。彼以行攝此善力。依境起供。故並無異。餘名並同。具如彼釋。
既數名不同。案名以釋。此無僧寶。有教化眾生。亦未爽通理。
上辨陀羅尼。即總持文義。次云受持。即領納受行。今云力持。即是加持任持。故不相濫。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法得無上自在力持。
此下入第五十四經。
△二大欣慰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欣慰。
正辨歡喜行義。彼但見乞者來。倍復歡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