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97页

r>  即不住道行勝。及彼果勝中行。以智契如是謂正道。萬行資緣皆為助道。此二合行名不住道。今以圓融之修無不契如。並為正道。皆互相資。並為助道。故舉虗空等十。不異前章。然正道不隨事轉。同稱無量。助道隨事。故隨所等事。名無邊無盡等。
  △二釋。
  所謂如虗空界無量(至)積集助道亦如是無有量。
  △三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量智慧。
  △第六有一門。明六地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修道。
  般若現前。為真修故。無去來等。即十平等等故。前四即勝慢對治中行。攝十平等。後六即彼果勝中行。不住道行。勝十種觀。緣彼已廣故。此略不明。四中前三約法。後一約喻。法中彼從別義。開成前八。今總明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來不去修身語意業無動作故。
  不起心。
  不增不減修如本性故。
  稱本性。
  非有非無修無自性故。
  遣修相亦可配三性三無性。如理思之。
  如幻如夢如影如響(至)修離一切執著故。
  舉七喻。通顯無著後六果勝中行。
  空無相無願無作修明見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
  雖證三空。而集福德。
  不可說無言說離言說修遠離施設安立法故。
  不著教法。不可說者。理圓言徧。言不能詮故。無言說者。性無言故。離言說者。忘言方會故。
  不壞法界修智慧現知一切法故。
  不壞事法界。
  不壞真如實際修普入真如實際虗空際故。
  不壞真理。
  廣大智慧修諸有所作力無盡故。
  總明權實之智。故力無盡。上皆自分修。
  住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至)現見一切法無疑惑故。
  即勝進修。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一切智無上善巧修。
  △七有三門。明七地中行。初門權實雙行。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道。
  即彼地中樂無作行。對治十種方便智。及雙行果。發起勝行中。以權實交飾。故曰莊嚴。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三。初五自行無染。
  佛子菩薩摩訶薩不離欲界(至)是為第五莊嚴道。
  △二隨有攝化四。初無染而化。
  已到一切世間彼岸(至)是為第六莊嚴道。
  △二處正入邪。
  安住正道正智正見(至)是為第七莊嚴道。
  △三持犯權實。
  常善護持如來淨戒(至)是為第八莊嚴道。
  △四人法權實。
  不由他教得無礙辯(至)是為第九莊嚴道。
  △三總顯因果權實三。初因圓示缺。
  善根具足諸行究竟(至)於一切國土示現受生。
  示現受生。是因未滿故。
  △二同界境界而不捨因。因有十句。
  與三世諸佛同一境界而不廢菩薩行。
  行通二利。
  不捨菩薩法。
  法即教法。
  不懈菩薩業。
  業謂利他。
  不離菩薩道。
  道謂正智。
  不施菩薩儀。
  儀謂制聽。
  不斷菩薩取。
  取即願求。
  不息菩薩巧方便。
  巧謂權變。上皆所作。
  不絕菩薩所作事。
  事總語因體。
  不厭菩薩生成用。
  用即因成大用。
  不止菩薩住持力。
  力即長用不絕。
  △三徵釋。
  何以故菩薩欲疾證阿耨多羅(至)是為第十莊嚴道。
  △四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亦不捨菩薩道。
  △二明念念進趣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足。
  即彼障對治中。修行無量種。及雙行分中菩提分差別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持戒足殊勝大願(至)一切菩提分法不退轉故。
  上二約行。一戒。二進。
  神通足隨眾生欲(至)不離一佛剎往一切佛剎故。
  此二約通。一總。二別。
  深心足願求一切殊勝法故(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
  此二約心。一願。二誓。
  隨順足不違一切尊者教故(至)佛所說法不疲懈故。
  此二約法。一順。二持。
  法雨足為眾演法無怯弱故(至)一切諸惡悉遠離故。
  後二約德。一演。二伏。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徧至一切世界。
  △三明取授自在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手。
  即雙行分中能作大義。
  △二徵。
  何等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