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重法之器。冀有聞故。
我專尋求菩薩之行(至)能得一切如來智慧。
△二稱讚授法二。初讚。
時彼長者告善財言(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法二。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成就至一切處(至)無依無作神通之力。
由無作無依。故能徧至。徧至是用廣。無依是體勝。無依者不依他故。無作者離加行故。
△二徵釋業用二。初徵。
善男子云何為至一切處菩薩行門。
△二釋明。至一切處廣說法故。文二。初舉三千。
善男子我於此三千(至)我亦為其說超勝法。
△二類顯十方。
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為眾生說如是法。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處(至)無依無作神通之力。
加清淨法門者。徧至本為說法故。即前所說。
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一切(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輸那。
此云勇猛。勇猛之力。能使善根無不至故。又以十度明義。義當進故。
其國有城名迦陵迦林。
以義翻為相鬥戰時。謂因鬥勝而立城故。表此迴向。願以信解大威力故。廣大智慧無障礙故。令修善根無所不至。義同戰時。
有比丘尼。
純淨之慈。令善徧故。
名師子嚬申。
舒展自在。無不至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四(入第六十七經下卷)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師子嚬申比丘尼。寄至一切處迴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游行(至)之所捨施日光園中。
準律尼之頭陀。多在王園。藉外護故。表因實際勝光。令其善根徧法界之園苑故。並皆即智。故有光明。
說法利益無量眾生。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二。初見依報六。初無漏林樹。
時善財童子即詣彼園(至)普熏十方無所障礙。
無漏法行而建立故。文中有八。各有所表。思之。
△二八解泉流。
園中復有泉流陂池(至)彌布其底八功德水。
謂輕冷濡美。淨而不臭。調適無患。
具足盈滿優鉢羅華(至)芬陀利華徧覆其上。
△三敷法空座。而隨法嚴異。
無量寶樹周徧行列(至)寶鐸徐搖出妙音聲。
上標。下列。
或有樹下敷蓮華藏(至)摩尼王藏師子之座。
後結。
其一一座各有十萬(至)一一皆具無量莊嚴。
△四雜明諸嚴。
此大園中眾寶徧滿(至)光明普照如梵王宮。
萬行非一故。
△五出其所因。
爾時善財童子見此大園(至)福德善業之所成就。
△六明果用自在。
三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至)不可思議威神力故。
△二見正報四。初總明徧坐勝德顯彰。
爾時善財見師子嚬申(至)見者不空如婆樓那天。
婆樓那者。此云水也。以其能滿人之願故。然水天之義。義味不空。則未詳所以。
能長一切眾善根芽(至)所說法門亦各差別。
△二別明所徧演法。各異有三十處。分三。初十六為八部人非人等。
或見處座淨居天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解脫。
先有七處為天。一為淨居天。說無盡者。治彼那含。求盡身智故。
或見處座諸梵天眾(至)名普門差別清淨言音輪。
二梵王普應。但於己眾。廣及三千。為說普門。則無不應。梵音清妙。但是世間為說。法界勝流。方為淨妙。
或見處座他化自在天(至)為說法門名菩薩清淨心。
三他化天。令得出世淨心起世自在故。
或見處座善變化天(至)為說法門名一切法善莊嚴。
四化樂。樂具莊嚴。不及善故。
或見處座兜率陀天(至)為說法門名心藏施。
五施歸。如來藏心。則真喜足故。
或見處座須夜摩天(至)為說法門名無邊莊嚴。
六徧嚴法界。方盡時分之樂。
或見處座三十三天(至)為說法門名厭離門。
七釋天。躭欲甚故。
或見處座百光明龍王(至)名佛神通境界光明莊嚴。
八龍。能通變耀電降雨莊嚴故。
或見處座諸夜叉眾(至)為說法門名救護眾生藏。
九夜叉。性好飛空害物故。
或見處座乾闥婆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喜。
十乾闥婆眾。能奏樂喜樂。故上三亦四王眾。意存八部。故闕南西。
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