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令得菩薩無邊際陀羅尼(至)無邊際神通無邊際智。
即智波羅蜜。
令入普賢行道場。
舉足下足皆與普賢行相應故。
及置善財自所住處。
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無住住故。又普賢道場。即法界理。自所住處。即文殊智。此亦義同。示於後友普賢之境。
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後之一句。攝用歸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三轉遇勝緣。修行敬事。
於是善財思惟觀察(至)受行其教無有違逆。
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者。表證法界。離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順後。為入理方便。又通論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為信心之始。次至後文殊。為智滿之終故。此總見三千等友。後之普賢。理智無二。又前諸友一一各逢。即是純門。此中諸友一時頓見。即顯雜門。後普賢一人具前諸友。即純雜無礙。又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別。文所不具。結廣從略。故總云三千耳。
△大文第五。顯因廣大相。以前照理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以隨一一因皆稱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攝相歸體。普賢法界即祕密重重。若以二聖相對。則文殊為能證。若以二聖對善財。則文殊亦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得故。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有二十六句。
增長趣求一切智慧。
上一標求佛果。後一總觀圓因。中間諸句義通前後。皆是趣佛之因。並是解脫境。故攝為十對。
廣大悲海益大慈雲(至)安住菩薩寂靜法門。
上四四等。普周寂靜即捨故。
普緣一切廣大境界學一切佛廣大功德。
此二福智。無外緣境。是智慧故。
入一切佛決定知見增一切智助道之法。
此二入正增助。
善修一切菩薩深心知三世佛出興次第。
此二修因知果。
入一切法海轉一切法輪生一切世間。
此三入法現生。
入於一切菩薩願海住一切劫修菩薩行。
此二證願修行。
照明一切如來境界長養一切菩薩諸根。
此二照上增下。
獲一切智清淨光明普照十方除諸暗障。
此二得實照權。
智周法界於一切佛剎(至)普現其身靡不周徧。
此二智周身徧。
摧一切障入無礙法住於法界平等之地。
此三摧障入理。其入無礙法。向上成無二礙。向下即成無礙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處。
觀察普賢解脫境界。
後總句即前普賢行道場。以是顯因廣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財普觀。不同前文一友指於一友。良以普觀方是普賢故。
△二聞覩前相二。初聞有十三句。
即聞普賢菩薩摩訶薩名字。
上一聞人名。即聞二字貫下諸句。此中聞者。非從一人多人聞之。即稱法界而聞耳。後十二句聞於行位。
行願助道正道。
上三可知。
諸地。
普賢位中自行依地。及圓融所攝地也。上句為總。下八句別。
地方便。
加行。
地入。
入心。
地勝進。
出心。
地住。
住心。
地修習。
修施戒等。
地境界。
即第一徧行真如等。為所證境。亦是所得分齊之境。
地威力。
即神通作用摧邪攝生等。
地同住。
即同依佛智而住。
△二明覩二。初仰德修觀。
渴仰欲見普賢菩薩。
聞前人法。故生渴仰。
即於此金剛藏菩提場(至)一切寶蓮華藏座上。
正明修觀菩提場者。是所觀處。金剛藏者約表。即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內。起一切因陀羅網普賢心觀。約事即前其地金剛。而蘊德具嚴。故名為藏。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盡。又始起覺場。義應歸本故。今且依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攝末歸本之義。是以善財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求。
起等虗空界廣大心(至)趣如來十力究竟心。
正顯觀心。有十一句。皆稱普賢境而起於心。故後得見。
△二覩見希奇二。初結前生後。
善財童子起如是心時(至)普賢菩薩同善根力故。
兼顯見因。
△二正覩希奇二。初見瑞相。
見十種瑞相何等為十。
十句五對。各前句明所依淨土。後句明其住處眾生。
所謂見一切佛剎清淨(至)心常念佛是為十。
△二覩光明。
又見十種光明相(至)廣大誓願周徧法界是為十。
前瑞則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又前麤此細。前體相此業用。然皆是普賢依報之剎。
△三見聞證入三。初結前生後。
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