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答今初。唯問能成二戒之行。後童子童女下答。亦唯答頭陀。就文分三。初總標。二徵釋。三結酬。
[△@、]今初。言頭陀者。亦云杜多。並是梵音。此云抖擻。抖擻煩惱故。瑜伽云。譬如世間或毛或氎。未鞭彈等。爾時相著。不軟不輕。不任造。若鞭彈等堪任造作。行者亦爾。由飲食貪。由衣服貪。由敷具貪。障修梵行。故以杜多。便能淨治。進修梵行。
[△@、]二何等十二下徵釋。先徵可知。後第一納衣下釋。此中應先列名。依下經文。第一納衣。二但三衣。三不隨染衣。四常乞食。五一坐食。六者一食。七住阿蘭若。八樹下坐。九露地坐。十依止塚間。十一常坐。十二隨坐。若瑜伽論二十五說。與此大同。此中納衣。即糞掃衣。此不隨染衣。即彼毳衣。謂毳成故。此中一食。彼名先止後食。於乞食中。分成二種。一隨得乞食。二次第乞食。隨得乞食者。謂往還家。隨便獲得。而便食故。若依乞食。不分此二。即唯十二。分成十三。隨坐名為如常處坐。上四名異。餘皆全同。而釋相稍略。然此十二總為三類。初三約衣。治衣服貪。次三約食。治飲食貪。餘約敷具房舍。治房舍臥具貪。略無有藥故。此十二望於四依。名寬體狹。然唯上行。不同四依分於三品。此十二種。名同小乘。有五義故。菩薩行攝。一為成於菩薩戒故。二為總成善友行故。三皆有悲心為物軌故。四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五釋相中多約理故。義如下說。文中十二頭陀。即為十二別。
第一納衣。治上妙衣貪。文分三別。一標名。二善男子云何納衣者徵相。三若諸菩薩下釋相。於中四。第一總標十法能成本行。二何等為十徵數。三一者下列釋。四善男子是為下結示。此之四段。十二皆同。下便牒釋。多不先列。今初二可知。三釋相中。文分為二。先十名。後善男子此是菩薩住淨信心具足圓滿下。解釋其相。中復二。先總指十法皆由淨信。後由此心故下。展轉釋成。謂由前前引起後。後即為十段。一由淨信引第一勤修堅固。二以心堅固下初第二。三心謙下故下即二引第三。謂若有我。即恃之生慢。慢則疲厭。今皆反此。故無疲厭。厭惡之言。合云疲厭。四亦無貪著。即是第四。此文稍略。合言無疲厭故。則無貪著。五俱取資身下。堅固遠離。六於此納衣下。即堅固功德。七由此因緣下。不顯勝行。八不貢高故下。不起輕慢。九離高嫌下。以第七八引於第九。十戒圓滿故下。以九引十。四結示可知。
第二復次下。但三衣治多衣服貪。文中四。初標舉。二何第下徵數。三一者下列釋。於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下。展轉解釋。准列梵本。皆知足在初。今少欲居先。失於次第。已得不貪。名為知足。未得不求。名為少欲。應言菩薩心知足故。趣得三衣。無所揀別。成就少欲。無所揀別。即知足行。少欲約心。不多求約事。餘八展轉。文顯可知。善男子下結示。下之四段。更不重舉。
第三復次下。明不隨染衣文。亦具四。初標舉中。具云不隨貪染衣。謂不隨順能令增長貪染之衣故。瑜伽論。名為毳衣。謂毳毛成故。治軟觸衣貪。二徵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釋總稱。今初。上標名中不隨貪染。今列釋內不隨諸惑。十中初三。即離三不善根。八即驕慢。以慢長淪生死苦故。偏復說之。此四並是根本煩惱。餘六皆是小隨煩惱。九不隨名。十不隨利。即是誑攝。由誑一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故。後善男子下。釋成總稱。略無展轉。初總牒前不隨貪等。等取餘九。次不為下。顯其成益。後由此下。結成總名。四結示可知。
第四復次明依常乞食。治美食貪。標徵可知。三列釋中亦分為二。先別十名。含瑜伽論。分成二意。第二即是次第乞故。三四與五。即隨得食意。後善男子云何下。再牒解釋。於中三。初總牒徵相。二展轉解釋。三總結成益。今初可知。二善男子若時下。展轉解釋。即為十段。一明慈心。二菩薩為順平等慈心下。次第行乞。慈心次第是菩薩心。揀惡律儀。順別解脫。則無分別中而分別故。三若以慈心平等攝取下。明不自生惱。此中文略。准梵本云。次第乞時心無煩惱。心亦不熱。身無疲倦。慈愛心生。此上方有不自惱相。四設不得食下。明知足行。不生嗔言。猶是牒前不擇精麤。方是知足。五菩薩如是下。明普共分食。六於所食中下。明不嗜美食。七受飲食時不令太少下。明飲食知量。故有偈云。多食增疾病。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八因此食故下。明疾得善法。九菩薩為欲下。願滿善根。十又應遠離下。離和合相。故淨名云。為壞和合相故。而取摶食。三離是相已下。總結成益。四結示可知。
第五復次明一坐食。治多食貪。標徵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此一坐者下。顯行殊勝。謂上十義。皆就法說。名同小乘。義理全別。結示可知。(下第三十四經)。
第六復次成就一食。亦治多食貪。瑜伽名先止後食。謂先定指如是飲食而自支持。過此之外更不食故。故有處說名節量食。量其分限而食之故。今言一食者。前之一坐。不得重起。此約一日不食粥等。文四可知。
第七復次圓滿阿蘭若法。此是梵語。或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