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211页

九植種令生喻。喻菩薩令物增善法。十雲雨生種喻。喻菩薩依定修行令物成佛。前九喻中各二。初喻況。後法合。並可知。就第十喻中四。一喻況。二菩薩摩訶薩下法合。三何以下徵。四菩薩摩訶下釋。初喻可知。二法合中二。先明菩薩法施合前降雨。後乃至下顯法施益。合前增長種子。喻合可知。後合中十四句。十煩惱障盡。二得斷果。三得智果。菩提願滿故安隱也。四平等法身波羅蜜果。位成滿也。五永離五怖等。六了根生熟。七堪為應供。入令行離蔽障。檀度攝餘故唯說施。九教證二法不可轉動。或無功用位。十緣真俗無碍。如大般若第九說。十一離二障所依趣。十二四智十智圓滿。十三得佛所覺果法。十四展轉佛果益。此最後兩句。或合為一。是諸菩薩等所成智。謂依佛智聞法為先得生智已。後展轉說法後後菩薩生智。三徵意云。菩薩依何行力說法。然成此廣大益物。四釋意。由成無量證法界行故。文中二。先標。後釋。標中四。一標人得法。二由得法令慧明了。三由慧明證入法界。四證法界成多勝行行。釋中二。初略顯八種功德。並可知。後佛子下結其廣多。結廣中二。先正結行廣。後於如是等下結前成行所因。於中十句。略釋一二。言入智慧地者。謂十地。言同分善根。謂迴向法性故。成主伴因故。超世間等者。與法性相應所修成故。餘准可知。
  第六正同佛果用中二。初正顯用同佛果。後爾時普賢下。問答分別。前中三。初總舉同佛。次何者下總徵。後所謂下別顯。初二可知。別顯中一十句。一相嚴。二放光。三神變。四普身圓音。五應現淨土。六普攝語言。七無盡辨才。八說法無畏。九念入三世。十示佛莊嚴等。二問答分別中二。初普眼問。後普賢下答。前中二。先牒前同佛。後何故不名下辨違。前中十一句可知。後答中二。初讚問縱難。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下正答。答中五。一說法。二佛子譬如下喻說。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下法合。四何以下雙徵因果相違。五欲以下雙釋。初中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問。普易可知。二喻況中三。一明象王依正勝。嚴二若天帝釋下。明象王神變。三佛子彼伊羅下。明於本處身不至天上為供帝釋故變現。三法合中三。一具眾行嚴。二為欲下明因果無碍行。合前至天下為供帝釋故變現。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本身下。明菩薩身不動而應現。合前不變象身而於天上種種現化。初中十句可知。二因果無碍行中二。先明修無碍行所為。後不捨普賢下。正顯無碍行相。前中二。初明為無碍果。後大悲下明為無碍因。後正顯行。於中二。先總標。後現不可下別顯。前中云不捨普賢現成最正覺者。此法界因果不一不異無障碍也。後別顯中二。先別顯因果。後復於一切下別顯果門因行。前中七句。一智果。二說法果。三般若相應集諸善根果。四斷果。五多處現果。六多善屬果。七多時現果。就時略顯十時。理實無限。並可知。後別顯果因行中。有十四句。可知。四雙徵因果相違。意云。何故因門現果果後作因。五別釋二門。初釋果作因意。後佛子汝應觀下。釋因現果意。中前十句。文易可知。後因現果中四。一法說。二如伊羅下喻顯。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下法合。合中十句分二。初一標人。次二明不捨因行。後七現果。四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下歎勝。上來第二釋相竟。
  第三總結可知。
  上來別釋第十定訖。自下總結十段。可知。十定品釋了。
  卍按。已下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壽量品。菩薩住處品。及不思議品。之釋。闕而不傳。惜哉。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三(本末合)(盡出現品)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釋此品文。四門同前初釋名者。按梵本。名如來十身相海。如來之名。廣如前釋。十身者。如上文第八地中兩種說十身。一眾生身國土身等。二菩提身願身等。廣說如章。相海者。內德外彰。標表超勝。其數繁廣。難可測量。此則如來之十身。十身之相海。正當依主亦帶數釋也。
  二來意者。有二種。一遠答第二會初後佛果德問。二近望前品。總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德。故來也。
  三宗趣者。辨佛果無邊相海為宗。顯差別因成差別果為趣也。
  四釋文中三。一誡聽許說。二如來頂上下。略說九十七相。三佛子毗盧遮那下。廣結十華藏塵數相。
  就第二略說中。顯相依處有四十六。若細論之。相所依處與相數等。以無重疊者故。其一一相文中。或五四三二等。五謂一相所依處。二相名。三莊嚴。四業用。五成益。具與不具。文各自顯。此中最初明頂相。後辨足相者。依觀佛三昧海經說。觀佛有逆順。今此是順觀。若先從足觀。是逆觀也。問此明大相。相福與後品所說好福何厚薄邪。
  答善生經中自有校量故。後文云。一切世間所有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如來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種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及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復不及無見頂相功德。
  就初相中三。先總標相依所處及通嚴。次其中下別顯。後佛子下總結。就別顯中。同前依處有三十二相。初相文三。謂一名。二一切妙下莊嚴。三一一下業用。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