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8-医学纲目-第263页

火郁之发,甚则闷,懊 ,善暴死。又云∶少阴所至为暴死。又云∶少阳司 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暴死。又云∶阳明司天之政,二之气,荣厉大至,民善暴死。又 云∶少阳所至,为暴病是也。
三曰风火。经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风行于地,其主暴速。又云∶厥阴司天,风气下临,其 发机速,主所谓变化卒急,其为疾病,速在发机是也。
四曰金。经云∶金太过曰坚成,坚成之纪,其动暴折疡疰是也。此金兼火化之气,金主折,
火主暴也。
〔《灵》〕雷公曰∶人不病而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火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 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赤色出两颧,即脉诀所谓暴病如妆不久居者是也。
五色篇)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太阳为开。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
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 而弱也。(根结篇)
<目录>卷之十八·心小肠部<篇名>痈疽属性:肿疡者,痈疽未见脓而肿者也。溃疡者,痈疽之脓已溃出者也。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 以托里表散为主。设欲行大黄者,宜审其虚实之原。疡溃内外皆虚,宜以补接为主,设欲行香散 者,宜防其虚虚之失。由是言之,则痈疽之肿时与溃时不同,今分肿疡溃疡为二门。
<目录>卷之十八·心小肠部\痈疽<篇名>肿疡属性:痈疽方肿,未见脓者也。
〔洁〕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若其脉沉实,当先疏其内,以绝其原也。其脉浮大,当 先托里,恐邪气入内也。有内外之中者,邪气至甚,遏绝经络,故发痈肿。经曰∶荣气不从,逆 于肉理,乃生痈肿。此因失托里,及失疏通,又失和荣卫也。治疮之大要,须明托里、疏通、
行荣卫三法。托里者,治其外之内。疏通,治其内之外。行荣卫者,治其中也。内之外者,其脉 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甚,邪气深于内也,故先疏通脏腑,以绝其原。外之内者,其脉 浮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恐邪气极而内行,故先托里,以防其内也。
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荣卫也。用此三法之后,
虽未瘥,必无变证,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痊也。
〔垣〕疮疽之发,其受之有内外之别,治之有寒温之异。受之外者,法当托里以温剂,反用 寒药,则是皮毛始受之邪,引入骨髓。受之内者,法当疏利以寒剂,反用温剂托里,则是骨髓之 病上彻皮毛,表里通溃,共为一疮,助邪为毒,苦楚百倍,轻则危殆,重则死矣。予闻洁古云∶ 疮疡之生也,表里不同,或攻或发,少有 差舛,变证随能杀人,甚于伤寒也。针灸施治,各随其宜。所用之药,又当明入五脏君臣,是 其法也。
〔洁〕\x内疏黄连汤\x治呕 心逆,发热而烦,脉沉而实,肿硬木闷,而皮肉不变色,根系深大,
病远在内,脏腑秘涩,当急疏利之。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两) 连翘(二两)
上除槟榔、木香为末外,并锉,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一盏,先吃一二服,次每服加大黄 一钱,再加二钱,以利为度。如有热证,止服黄连汤。大便秘涩,加大黄。如无热证,止用复煎 散时时呷之。如此内外皆通,荣卫和调,则经络自不遏绝矣。
\x内托复煎散\x治肿 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浮,痛在皮内,恐邪气盛,则必侵 于内,急须内托,以救其里。
地骨皮 黄 防风(各二两) 芍药 黄芩 白术 茯苓 人参 甘草 当归 防己(各一两)
桂(五钱)
上 咀,先将苍术一斤,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苍术滓,入前药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盏,绞取清 汁,作三四服,终日服之,又煎苍术滓为汤,去滓,再根据前煎十二味药滓服之。此除湿散郁热,使 胃气和平。如或未已,再作半料服之。若大便秘及烦热,少服黄连汤。如微利,烦热已退,却 服复煎散半料。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侵也。
\x当归黄 汤\x治疮疡脏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当归 黄 地黄 川芎 地骨皮 芍药(各半钱)
上 咀,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如烦躁不能睡卧者,加栀子。如呕,则是湿气侵胃,倍 加白术。
〔海〕\x夺命丹\x治恶疮痈疽发背。
大黄(为末,置砂器中,以水搅八十一遍,飞过,一两) 牡蛎(一两) 生姜(一两)
没药 乳香(各一钱)
上为粗末,转作丸子。一钱,用好酒一升,木炭火熬一沸,分二碗盛之,夜露一宿,早晨去 滓,空心服。
治发背方 苍耳炒黄,擦其刺,再炒深黄,不见风研细末,每服五钱匕,好热酒调,食前临卧服。
一则用大黄、牡蛎,一则用苍耳,知有内外之别也。前用夺命丹,二药表里不同,何以然?
乃膏粱之变,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