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候浅深,俱与平常应见于寸口者无异。若兄固有之位,弟窃而乘之。以其不行于关上,故曰反关。
在十万中仅见一二人。令人覆手诊之,方可见耳。一说男左女右,得之者贵,试之勿验也。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常脉之外,又有真脉。真象若见,短期可决。
以上正文之论脉,首先源派;次及流行;次则左右,男女定位;次则五脏,阴阳合时。寒热则属之迟数,内 外则别之浮沉,以至虚实异形,正邪各状,因脉知病,因病识脉。病则该于疮疡女幼,脉则穷于奇经反 关,可谓明且详矣。然而诸脉之外,更有所谓真脉者,大关生死,故又审别于卷末焉。夫人禀五行而生,
则五行原吾身之固有,外与天地通,内与谷神合,得以默运潜行,而不显然彰露。设五脏之元真败绝,
谷神不将,则五行之死形各随藏而见矣。死亡之期,可计日而断。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前曲者,谓轻取则坚强而不柔;后 居者,谓重取则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钩,全失冲和之气。但钩无胃,故曰心死。转豆者,即《素问· 玉机真藏论》所谓“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状其短实坚强,真藏脉也。又曰∶“心绝一日死。”又曰∶“壬日 笃,癸日死。死于亥子时,水能克火也。”
肝绝之脉,循刀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来急益劲,如 新张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绝八日死。”又曰∶“庚日笃,辛日死。死于申酉时,金能克木也。”
脾绝雀啄,又同屋漏;一似水流,又同杯覆。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屋之漏,如水之流。”谓歇歇而再至,如乌喙之 啄,状其硬也。或良久一至,有如屋漏,状其不能相接。至如水流杯覆,则精气已脱,往而不返,倾而不扶,
其可生乎?又曰∶“脾绝四日死。”又曰∶“甲日笃,乙日死。死于寅卯时,木能克土也。”
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肺脉来,如风吹毛,曰肺死。”《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肺脉至,如以 毛羽中人肤。”皆状其散乱无绪,但毛而无胃气也。又曰∶“肺绝三日死。”又曰∶“丙日笃,丁日死。死于午 未时,火能克金也。”
肾绝伊芳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索如相夺,其劲必甚;辟辟弹石,
其坚必甚。又曰∶“肾绝四日死。”又曰∶“戊日笃,己日死。死于辰戌丑未时,土能克水也。”
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浮时忽一沉,譬鱼翔之似有似无;沉时忽一浮,譬虾游之静中一跃;状类如泉之涌,浮数于肌肉之上,
而乖违其就下之常;神已欲脱,何恃而能生乎?统而论之,使其在心,则前曲后居,柔滑全无,如转豆躁 疾,则所谓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者无有也。使其在肝,则强劲弦急,按之切手,如循刀责责,则所谓软 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者无有也。使其在脾,则坚锐连属如雀啄粒,许久一滴,二脉乍数乍疏,如屋之 漏,去而不返,如水之流,止而不扬,如杯之覆,所谓和柔相离、如鸡践地者无有也。使其在肺,上则微茫 下则断绝,无根萧索,所谓厌厌聂聂、如落榆荚者无有也。使其在肾,解散而去,欲藏无入,去如解索弹 搏而来,所藏尽出,来如弹石,则所谓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者无有也。在命门右肾与左肾同,但内 涵相火,故其绝也,忽尔静中一跃,如虾之游,如鱼之翔,火欲绝而忽焰之象也。在膀胱泛滥不收,至如 涌泉,以其藏津液而为州都之官,故绝形如此。盖脉之和柔得体者,胃气与之俱耳。胃气若少,即已成 病;何况于无,则生生之根本先绝,而五脏其能持久哉!再察色证以决之,理当不爽也。见真藏之脉可 决短期者是矣。而《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 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乃知有急病不必真 藏脉见而卜其死者,可拘于时日哉!
按《难经·十五难》所载平脉、死脉,与本经互有异同。如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为春平;如鸡举足为 夏病;蔼蔼如车盖,按之而益大曰秋平;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秋死;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啄曰冬平;
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冬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冬死;此皆与本经之不同者也。至于如引葛,如夺 索,如乌之喙,如鸟之距,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喘喘累累如钩而坚之类,又皆不载。《难经》之义,原 出本论,而异同若此,意者必有误欤。
医之诊脉,将决死生。展转思维,务欲其精。穷搜博采,静气凝神。得心应手,泽及后昆。勉哉同 志,相与有成。熟读深思,如见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