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101页

先天无 形之阴阳,则阳曰元阳,阴曰元阴;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 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 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于此。经曰∶得神 者昌,失神者亡,即此之谓。今之人,多以后天劳欲,伐及先天,今之医,只知有 形邪气,不知无形元气。夫有形者,迹也,盛衰昭着,体认无难;无形者,神也,变 幻倏忽,挽回非易。故经曰∶粗守形,上守神。嗟乎!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见无形者,
与之共谈斯道哉!
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然阳为生 之本,阴实死之基,故道家曰∶分阴未尽则不迁,分阳未尽则不死。华元化曰∶得 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
不可忽也。曩自刘河间出,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戕此阳气,其害已甚,赖东垣先生 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然尚未能尽斥一偏之谬。而丹溪复出,又立阴虚火动之论,
制补阴大补等丸,俱以知柏为君,寒凉之弊,又复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 返,后习而用者,犹迷而不悟。嗟乎!法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二子者,谓非轩岐 之魔乎!非敢诽谤先辈,实冀夫尽洗积陋,以苏生民之厄耳。
<目录>卷六<篇名>论疮疡分五方治法不同属性:经曰∶东西南北中,五方人之土产浓薄,居处高下,风寒暑湿,各地不同,日 用谷 颇异。所以黄帝举五方之问,岐伯进五治之功,针砭 淋灸之法,乃五方得 宜之用,兼之年力衰壮,禀赋浓薄,五土之别,学人当详察之,不可不备也。
澄曰∶历观古人书集,有专主辛温者,有专主寒凉者,有专主施攻伐者,有纯用 补益者,岂各成一家耶?皆缘五方风土不齐,西北方苦寒,故多主辛温;东南方炎 热,多主寒凉;地土强浓者,堪以攻伐;水土薄弱者,固多补益。是以聚览群书,必 须体会各家着书义旨,以广其用。故医者经历其地,必先察其风土浓薄,并须留心 四时气候,如春当温而反寒,夏当热而反凉,秋当凉而反热,冬当寒而反温,皆为 四时不正之气,必多遏郁于中,又当看天时,久阴久亢,及非时之雷雾,乍寒乍热,
有是气必有是病,临病体察天时人事,五方风土,当温当凉,当攻当补,自无不当矣。
<目录>卷六<篇名>论肥人疮疡属性:夫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形体外实者,外虽多肉,其实内虚,凡体丰气虚 之人,疮疡故多痈。痈者,壅也。属阳在表,气虚即表虚,故多浮肿于外,皮薄色 赤,宜内托之,使邪毒不内陷,则易溃而易敛。丹溪云∶肥人宜二陈汤加参、 、归、
术、银花、连翘等类治之,无出于此。又曰∶大凡体肥则肉潭于气,加之斫丧,则 真气不足以维持,平日语言气短,行动喘急,一遇脓血出多,空火陡发,精散神离,每多暴脱。
<目录>卷六<篇名>论瘦人疮疡属性:夫瘦人多火,多血虚,血虚即阴虚,阴虚则火盛,火盛则发热,筋骨瘦而不胜于 寒,盖皮宽肉缓,如生疮疡则多疽。疽者,沮也。属阴,因荣血受邪,凝注不从,正 是阴滞于阳,血滞于气,则为疽也。又云∶疽乃五脏之毒,痈为六腑之毒,故疽多附 于骨,肉色不变,故难于溃,溃而难敛,治宜八珍汤中加金银花、连翘、附子之类加减治之。
<目录>卷六<篇名>论婴孩疮疡属性:婴孩之辈,乃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尚脆,凡有痈疽,多是胎毒,或母不慎 调护,致令血气壅滞,多生疮肿,只宜内托内疏汤剂,和缓之药,不可用大猛峻之 剂,有伤胃气。外有无辜疳毒,不同大人治法,只宜消疳大补之剂即安。
澄曰∶婴孩皮肉娇嫩,不可轻用白降丹,不但疼痛难经,且易 肿吓人。
又曰∶小儿疮毒,切勿妄用水银、轻粉、硫黄,收敛毒瓦斯,每致杀人。
<目录>卷六<篇名>论痘后疮疡属性:或问小儿痘已出尽,胎毒已化,复生疮疽疔毒,是何气使然?答曰∶胎毒虽化,
气血已亏,皆由失于调护,致令阴阳壅塞经络,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疔 毒,变生异证,亦皆有之,何况疮疡乎?故痘后不可不慎调护也。
澄曰∶每见小儿痘后,月余忽发痈疽,咸谓痘浆不足,余毒为害;殊不知痘后气 血未复,脾胃失调所致,若妄用败毒清凉之品,内服外敷,则鲜有不危者。必须培 补气血,扶脾内托,可消自消,即溃亦易于敛口。
<目录>卷六<篇名>论妊娠疮疡属性:大凡妇人有孕,忽生疮疽疔毒,始发当已溃未溃之时,须知双身而用药,岂比 常人,如砒、 、巴、麝之类,有犯于胎禁,及硝黄大下之药,焉可混用。止宜调 气养血,安胎托里之剂,可保无虞。此乃攸关生死之大要,不可不知也。
澄曰∶凡看妇人疮疡,须先问明月信,如已怀孕,不得妄用皂针、山甲、桃仁、红 花、冰麝、大黄、巴霜等味,冀其消散,设经水适至,亦不得大发其汗。
<目录>卷六<篇名>论产后疮疡属性:大凡妇人生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