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148页

车前子(微焙)
牡丹皮(酒洗炒) 泽泻(炒) 肉桂(去皮,各二两) 熟附子(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
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身中所最重者也。若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肾虚 则水不能安位,故逆行而泛滥于皮肤,妄加攻逐,祸不旋踵。八味丸脾肾要药,佐 以车前泄太阴之水,佐以牛膝,开少阴之窍,则小便行而胀自已,且有益于真元也。
\x八物肾气丸\x 平补肾气,坚齿驻颜。
熟地(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肉桂(去皮) 五味 子(各一两)
为末蜜丸。每用六七十丸,空心白汤下。
\x逍遥散\x 治血虚烦热,肢体疼痛,口干盗汗,嗜卧,月水不调,寒热如疟,痰嗽骨蒸。
白茯苓 白术(土炒) 当归 白芍(酒炒) 柴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薄荷(八分)
煨姜煎服。本方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逍遥散。
肝虚则血病,归芍养血而敛阴,木盛则土衰,术草和中而补土,柴胡升阳散热,
合芍药以平肝,使术得条达,茯苓清热利湿,令心气安宁,煨姜暖胃祛痰,能调中 解郁,薄荷搜肝泻肺,理血消风,诸证自已,所以有逍遥之名。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炙黄 炙甘草 广陈皮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姜枣引。
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心脾作痛,嗜卧少食,
大便不调,身痛及盗汗,月经不调。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龙眼肉(去核) 酸枣仁(炒,各二钱) 远志(去骨) 当归身(各 一钱) 木香(生用) 炙甘草(各五分) 炙黄 (一钱五分) 姜水煎服。
心藏神而生血,脾藏意而统血,思虑太过,则两脏受伤,而血不归经。心血不 足,则健忘怔忡,惊悸不寐;脾血不足,则嗜卧少食,体倦肢痛,不能统血,遂致妄 行,甚则气郁而心脾作痛,在女人,则带下而月经不调。兹取参、苓、 、术、炙 草,甘温可以补脾;龙眼、枣仁、归身、远志濡润可以养心;佐以木香者,盖思虑所 伤,三焦气阻,藉其宣畅调气舒脾,则气和而血和。且平肝可以实脾,而血之散于 外者,悉归中州而听太阴所摄矣,故命之曰归脾汤。
\x理中汤\x 脏腑中寒,四肢强直。
人参 炮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等分) 水煎服。
\x附子理中汤\x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或手足厥冷,肠鸣切痛,或痰气不利,
口舌生疮,或呕吐泄泻等证。
即人参理中汤加熟附子。
人有元阳,命曰真火,此火一衰,则不能生土,而资生之本大虚。今以附子回 少火,干姜暖中州,而参、术、甘草为之补气,气旺则火足,而脾土自能健运。经 曰∶气主煦之。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 热,即补火之谓也。夫心上肾下,肝左肺右,而脾独居中,中气空虚,四脏不能相 生,得此方以理之,则万物之母安,而四脏皆得禀矣,故曰理中汤。去参术即名四 逆汤,为四肢厥者设也。
\x生脉散\x 生津止渴,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干出汗。
人参(一钱) 麦门冬(二钱) 五味子(八分) 水煎服。
火气赫曦,则金为所制,而绝寒水生化之源,故气短倦怠出汗者,皆手太阴本 证也。人参补气为君,所谓损其肺者,益其气也;五味子酸敛,能收肺家耗散之金;
麦门冬甘寒,濡肺金燥枯之液。三者,皆扶其不胜,使火邪不能为害也。司天属火 之年,时令燥热之际,尤为至要之药。
\x参苓白术散\x 健脾养胃。
人参(去芦) 广陈皮 砂仁(各一两) 白茯苓(蒸二两) 白术(土炒四两) 扁豆 山药 薏 苡仁 莲子肉(各三两) 神曲 炙甘草(各五钱)
磨细,每服三钱,白汤调服。
\x乳香黄 汤\x 治痈疽发背,诸毒疔疮,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 者速溃,败腐脓毒,不假刀砭,其恶肉自然脱下,并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人参 白芍 没药(去油) 当归 乳香(去油) 黄 熟地 罂粟壳(蜜炙,去筋) 甘草 川芎 陈皮 白水煎,量病上下,分前后服。
\x托里定痛散\x 溃后血虚,疼痛不可忍者。
熟地 当归 白芍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罂粟壳(蜜炙去筋) 川芎 肉桂 白水煎。
\x托里内补散\x(冯氏) 十全大补汤加金银花、白芷、防风各等分,水煎服。
\x人参养荣汤\x(《正宗》) 溃疡发热恶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目痿黄,呼 吸短气,饮食无味,不能收敛,或气血原不足,不能收敛,大疮愈后,宜多服之,不 变他证。
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陈皮、远志、五味子。
\x圣愈汤\x 溃疡脓水出多,气血虚极,脉细空而无力,以致心烦不安,睡卧不宁,或五心烦躁等证。
即四物汤加人参、黄 。
\x保元大成汤\x 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