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60-立斋外科发挥-第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男子阴囊肿,状如水晶,时痛时痒,出水,小腹按之作水声,小便频数,脉迟缓,此 醉后 便如常,再饮胃苓散,倍用白术、茯苓,更用气针引去积水而瘥。
一男子患而久不敛,以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麦门冬,灸以豆豉饼,月余而平。
一弱人肿痛,未成脓,小便赤涩,以制甘草、青皮、木通、黄柏、当归、麦门冬,四剂 少愈,以清心莲子饮,而消。
一男子 肿痛甚,小便涩,发热脉数,以龙胆泻肝汤,倍用车前子、泽泻、木通、茯苓 ,四 也;再用前汤加金银花、白芷、皂角刺,六剂,微肿痛,脉滑数,乃脓已成,令针之,肿痛 悉退;投之滋阴托里药,及紫苏末敷之而愈。
一男子病势已甚,脉洪大可畏,用前汤二剂,肿少退;以仙方活命饮,二剂痛少止。诊 其脉 挂悬。复求治,诊其脉将静,以八珍汤加黄 、黄柏、知母、山栀,更敷紫苏末,数日而愈 。此证势虽可畏,多得保全,患者勿惧。
一弱人脓熟胀痛,大小便秘,急针之,脓出三碗许,即鼾睡,觉后神思少健,但针迟虽 敷解 除湿药不可缺。常治肿痛小便秘涩者,用除湿为主,滋阴佐之;肿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湿 滋阴药,相兼治之;欲其成脓,用托里药为主,滋阴佐之;候脓成,即针之,仍用托里滋阴 湿毒已尽者,专用托里;如脓清,或多,或敛迟者,用大补之剂,及豆豉饼,或附子饼灸之 。如卢武选封君年五十患此,疮口年余不敛,诊之微有湿热,乃以龙胆泻肝汤治之,湿热悉 退;又以托里药及豆豉饼灸之而愈。次年复患,湿热颇盛,仍用前汤四剂而退,又以滋阴药 而消。若溃后,虚而不补,少壮者成漏,老弱者不治。脓清作渴,脉大者,亦不治。

附方

加减龙胆泻肝汤
(方见下疳门)


小柴胡汤
(方见瘰 门)


十全大补汤
(方见溃疡发热门)


制甘草
(方见悬痈门)


四物汤
(方见瘰 门)


清心莲子饮
(方见下疳门)


八珍汤
(方见溃疡发热门)


托里消毒散
(方见肿疡门)


导水丸
(方见便痈门)


胃苓散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苍术 浓朴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 肉桂(各五分) 作 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服。


仙方活命饮
(方见发背门)


豆豉饼
(方见臀痈门)

【目录】卷七【篇名】痔漏(附便血脱肛)属性: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润燥除湿。肛门下坠,或作痛者,泻火导湿。下坠肿痛或作痒者 ,祛风胜湿。肿痛小便涩滞者,清肝导湿。
一男子患痔,大便燥结, 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术汤,二剂少愈;更以四 物汤加芩、连、槐花、枳壳,四剂而愈。
一男子素不慎酒色,患痔 肿,肛门坠痛,兼下血,大便干燥,脉洪大,按之则涩,以 当归 则经脉横解;或精气脱泄,脉络一虚,酒食之毒,乘虚流注;或淫极,强固精气,遂传大肠 ,以致木乘火势而毁金;或食浓味过多,必成斯 疾。夫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湿热也;宜以泻火和血润燥疏风之剂治之。若破而不愈,
即成漏矣。有串臀者,有串阴者,有穿肠者,有秽从疮口而出者,形虽不同,治法颇似。其 肠头肿成块者湿热也,作痛者风也,大便燥结者火也,溃而为脓者热胜血也,当各推其所因 而治之。
一男子患痔成漏,每登厕,则痛,以秦艽防风汤加条芩、枳壳,四剂而愈,以四物汤加 升麻、芩、连、荆防,不复作。
一男子患痔漏,每登厕则肛门下脱作痛,良久方收,以秦艽防风汤,数剂少愈,乃去大 黄,加黄 、川芎、芍药而痛止,更以补中益气汤,二十余剂,后再不脱。
一妇人患痔,肿 痛甚,以四物汤加芩、连、红花、桃仁、牡丹皮,数剂稍止,又数剂 而愈。
一妇人粪后下血,面色萎黄,耳鸣嗜卧,饮食不甘,服凉血药愈甚。诊之右关脉浮而弱 ,以 不应,必因中气虚,不能摄血,非补中升阳之药不能愈,切忌寒凉之剂。亦有伤湿热之食,
成肠癖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脉弦绝涩者难治,滑大柔和者易治。
一男子便血,过劳益甚,饮食无味,以六君子汤加黄 、地黄、地榆,治之而愈。
一男子便血,每春间尤甚,兼腹痛,以除湿和血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素有湿热便血,以槐花散治之而愈。
一男子粪后下血,诸药久不愈,甚危,诊之乃湿热,用黄连丸二服顿止,数剂而痊。
一男子粪后下血,久而不愈,中气不足,以补中益气汤数剂,更以黄连丸数服血止 ;又服前汤,月余不再作。
一男子脏毒下血,服凉血败毒药,不惟血不能止,且饮食少思,肢体愈倦,脉数,按之 则涩 归 或参苓白术散补之即效。
一男子脏毒下血,脾气素弱,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枳壳、地榆、槐花,治之而愈。后 因谋 究其因而治之。丹溪云∶芎归汤一剂,又调血之上